其他
孩子啼哭非「小事」,儿科医生跟您聊聊背后的原因……
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注意观察宝宝发出的信号
生后第1周,啼哭主要集中在傍晚时分;
生后2周左右到生后6~8周啼哭达高峰,平均每天啼哭时间110~118分钟;
生后12周之后,降低到每天1小时,大约3~4个月消失。
这些情况可导致新生儿啼哭
原因:鼻塞时,宝宝只能用嘴呼吸,哺乳时需要闭口吸吮乳头,宝宝无法呼吸,只能放弃乳头张口呼吸,这种情况下,宝宝饥饿吃不到奶,吃奶又无法呼吸,只能大声啼哭。
处理方式:这时候妈妈可以在喂奶前,用湿毛巾热敷宝宝的鼻部,或者用生理盐水滴鼻,稀释洗出分泌物后喂奶。可以喂一会就将乳头拔出,待宝宝呼吸一会再继续喂哺,不要等宝宝开始哭闹了再处理鼻涕,越哭越不吃。
2、间擦疹和尿布皮炎:
原因:易出汗的皮肤皱褶或排大小便后未及时更换尿布,常常引起间擦疹和尿布皮炎,这是新生儿啼哭的重要原因。
处理方式:宝宝哭闹时,一定要从头到脚看一遍皮肤,尤其是皮肤皱褶和外阴部有无潮红破溃。平日里保持皮肤干净干燥,勤换尿布,便后清洗外阴,之后使用干净的棉布或一次性尿不湿。如果出现潮红,可用温水清洗后,喷抑菌洗液,局部晾干。保持皮肤的干净干燥是预防此类啼哭的关键。
3、喂养不当:
原因:由于喂奶过多,或过早添加淀粉类食品,宝宝不能消化,产生过多气体或喂养方式错误,奶液未没过奶嘴,宝宝吸入过多空气。引起胃部膨隆不适,宝宝哭闹不安。越哭,吸入气体越多,导致哭闹不止。
处理方式:主张尽量母乳喂养,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者,尽量采用同一种配方的乳制品。奶后拍背,侧卧位,上半身抬高30度。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,促进排空。
4、乳糖不耐受:
原因:乳糖不耐受表现腹泻,黄绿色稀便带奶瓣,泡沫多。腹胀、排气多,肠鸣音增加,排气时常带出少量大便。新生儿因腹部不适,经常哭闹不安,用抗生素或止泻药无效。
处理方式:这时候可减少母乳喂养,或将普通配方奶更换为无乳糖的配方乳,可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5、牛奶蛋白过敏:
原因:指机体对牛奶蛋白的高反应性,是新生儿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。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,其中,α-乳清蛋白、β-乳球蛋白是引起牛奶过敏的主要过敏原。表现为过敏性皮疹(荨麻疹、湿疹等),呕吐、腹泻、肠胀气、肠痉挛等。
处理方式:治疗推荐单纯母乳喂养(母亲避食牛奶及可能过敏的食物),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选择适当的低敏配方奶、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甚至氨基酸成分奶粉。
6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(早期):
原因:多见于6个月以内,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。如易激惹、烦闹、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。血清25-(OH)D3下降,PTH升高,一过性血钙下降,血磷降低,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。
处理方式:口服维生素D和晒太阳,适当给予钙剂,可改善症状。
几种需要紧急至医院就诊的情况
01
肠套叠
02
嵌顿疝
03
其他
中枢神经系统疾病:哭声尖,声调高。
败血症或神经肌肉疾病:哭声微弱,甚至不哭。
双侧喉返神经损伤:哭声嘶哑,调低甚至只哭无声。
急性中耳炎:往往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,哭闹时伴摇头,手抓耳等。
医生、父母面对宝宝啼哭这件让人抓狂的小事,该怎么办?
医生对父母的支持
① 对父母的支持和心理安慰;除外疾病因素。② 教给父母正常啼哭的形式、自我调节和如何预防婴儿摇晃综合征,避免头部受伤;父母、孩子和看护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,需要时间形成和培养。
③ 促进看护人和父母之间的合作,使已经丧失信心的父母获得力量。
④ 不主张改变喂养方式,不主张更换奶粉;不应当停止母乳。
⑤ 为父母提供咨询。如果过度啼哭的婴儿,任何可能的问题都被排除了,应当向父母充分解释婴儿啼哭的正常模式。
父母应该怎么做
②抚触:小于6个月的婴儿进行抚触都很有效果。改善母子关系、改善睡眠和啼哭的问题。尤其对于3~6个月的婴儿啼哭有效。
③ 体位:俯卧位能更好地改善啼哭的问题,但必须有人在旁边陪伴,以免发生意外。
④ 当孩子过度啼哭时间较长时,抱起啼哭的孩子并予以安抚是父母正常行为方式,研究显示“抱抱”并不能减少啼哭,但也没有负面的影响,不会出现家长担心养成坏习惯等问题。
推荐阅读
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,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,以及所引用资料(如有)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,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、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。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